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,成为网红或者明星成了众多网民期待的结果。很多时候我们努力在网络中表现自己,仅仅是抱着一种被大众认可的心态和被媒体关注到的侥幸心理。中国那么多人口,能够成为网红或者明星的人屈指可数。当我们达不到这样的目标时,当我们又有了小孩子时,更多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大众之间的佼佼者。学习上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可,得到身边同学的羡慕,然后自己就能够在朋友面前抬起头,挺起胸,在老师面前有更足的面子。

似乎我们不曾达到的高度和荣誉,要靠着孩子这个筹码给我们更多的机遇。更可笑的是多数家长都是堂而皇之的说,是为了孩子好,却从没有考虑到这个年纪的他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。成为童星,则是更多父母需要的结果。

而真正能够成为童星的孩子更是凤毛麟角。成为童星好似人生路就能一帆风顺了,其实不然。众多童星中能够健康成长并且拥有自己事业的人少之又少,而多数能够成为童星的孩子在未来的发展道路都有诸多坎坷。但童星的成长之路该如何去走呢?让我们来回顾下以往童星的经历,一起为大家剖析解答。

第一类童星,完全走偏类型的。在童年时期饰演过某些影视角色,表现特别出众,但在后期发展由于自身把控能力不够而误入歧途。1990年《小鬼当家》中凯文饰演者麦考利卡尔金。仅有10岁的卡尔金将小孩子的机灵和可爱表现的淋漓极致。一度因为此片被天天皇巨星迈克尔杰克逊邀请出演MV,成为了好友。但在15岁时,由于父母离婚及自身对于未来规划不够清晰,导致自己走上了吸毒的道路。从此便走出了大众的视线,光芒不再。

无独有偶,贾斯汀比伯也是如此。比伯在12岁时参加了某赛事并获得了大奖,开始受到大众的关注,在15岁时就已出了唱片,更是火爆一时。但当时比伯却行事高调,竟然在观赛NBA时让保镖站在身后,阻挡了后面观众的视线,此消息一出,瞬间获得的群众的指责和谩骂,后来又吸毒。让还未成年的他经历了巅峰,也进入了低谷。

第二类童星,靠着原来的知名度转型。曾经因为影视角色获得了大众的关注和认可,在成长期间,发觉自己的表演已经不能回到曾经的那种状态,不能够将曾经的那份可爱和小孩子的机灵继续维持现在的事业。于是凭借着拥有的知名度转行做其他的。我们很熟悉的金铭,曾是琼瑶的御用小女孩演员,在,《婉君》《青青河边草》等多部作品中均有非常棒的表现。对苦情戏更是在行,使得众多观众看到金铭流泪的大眼睛就忍不住的心疼她。但在长大后,金铭已然没有了小孩子的气息,但观众记忆中的金铭仍然是那个让人心疼让人怜的小女孩形象。所以金铭在后来转行做了主持,凭借着曾经拥有的知名度,让大家在知道有她的前提下,更容易接受此时的自己。

同样,在《我爱我家》中直言贾圆圆一角的关凌也是在长大后转行做了主持。而同样借助童星光环走向其他道路的还有一个典型,可能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童星了,秀兰邓波儿。从1934年至1935年,也就是她6岁到7岁,秀兰·邓波儿在福克斯公司出演了《新群芳大会》、《小安琪》、《小情人》等8部影片,并跻身十大明星之列。可谓此时的秀兰邓波儿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了。秀兰·邓波儿一生共出演过43部影视作品,1999年时,邓波儿以其童星时期的成就,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18名。但在后来,秀兰邓波儿在1967年,就开始涉猎政治,还成为美国第一位驻外大使。可谓她的成功转型却是离不开曾经的辉煌,但转型又好似是最正确的选择。

第三类童星,依然坚持演艺之路的。因为曾经有过辉煌,又想在演艺界中继续努力,想要在演艺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。这样子的童星其实有那么几种情况,第一种情况是想郝邵文那样,因为很少参与影视作品,一直游走在演艺界的边缘。另一种是想释小龙和谢苗这样的,一直处于二三线开外,也有过自己的作品,或是参演过其他作品,但很难获得观众对他的认可和关注。第三种就是想张一山和杨紫这样子的,他们从孩童时的荣耀,一直带到现在,并持续获得大众的喜爱。

其实继续选择演艺这条路需要很很多的条件才可以保持被关注。首先你需要和粉丝能够经常互动,让大众感知到你的成长,张一山和杨紫就很幸运,生活在了这个网络时代,使得能够和众多粉丝及时沟通,持续保持自己的曝光度。再者需要挑选适合自己的角色,张一山一直是在我们面前一直是一个阳光大男孩,痞痞的,但又有原则。杨紫则是那种活泼开朗,又可以有点小性子的女孩子形象。这也是大众希望看到的形象。最后就是有一颗坚持的心,任何一条成功的道路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去走,在成长道路上,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,保持最合适的那种形象。

童星,看似闪耀,其实压力更大。曾经拥有的荣誉,倘若在长大后烟消云散,那他是否拥有这份勇气来承担?小小年纪就拥有绝大多数人不能达到的高度,那他是否能够摆正心态调整自己?成为童星需要的不仅是机遇,还有努力,那他是否为成为童星做足了准备?

亲爱的朋友们,你们对“童星”这怎样的看法呢?欢迎下方留言分享呀。

点击展开全文